這幾天,我收到曾經碩士班指導教授的邀請,參與了一場學習行為編碼及序列分析的諮詢課程,這是一個為時一小時的討論。我對這個研究領域其實還相當陌生,可以說是「新手中的新手」,非常開心有這個機會,能夠分享自己對某些研究方法的理解與操作原理。

隨著我對教學實踐的理解越來越深入,累積了不同領域的教學經驗,我逐漸發現研究在教學中的角色不可或缺。透過理論的支持與數據的分析,能更清晰地掌握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學策略的效果,通過嚴謹的研究方法、精確地分析數據,了解學生的需求和課程的成效,走出直覺和經驗的框架,用科學的方法去檢驗教學過程。

#別用現象解釋現象,要用理論解釋現象

最近讀了《底層邏輯2》,裡面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別用現象解釋現象,要用理論解釋現象」。教學中的現象並不應該只是表面的數據或結果,而應該由理論來支撐和解釋。在教學專業裡,我很喜歡透過閱讀期刊和論文來吸收其他人的研究成果,這不僅讓我了解當前的最新研究進展,還幫助我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很多教學方法、課程規劃、甚至系統設計,都可以透過數據來證明教學的有效性,而不僅僅依賴經驗的累積。

隨著在教學現場的經驗逐漸增加,我偶爾會設計一些簡單的問卷,讓孩子們在課前填寫,看看他們在課程過程中的想法有什麼變化。雖然這不算是嚴格的實驗,但這些數據讓我更好地了解孩子們的成長。這些原本看似冰冷的數字,逐漸變成了「可愛」的東西,真實反映了教學中的細微變化。透過分析這些數據,我們能夠更精確地看出孩子的想法,推測出哪些教學策略是有效的,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何謂有效教學?

這些思考讓我不禁開始疑問:「到底什麼才算是有效的教學?」在過去,我們常常強調課程設計要與教學目標緊密貼合,期望學生在課程結束後能有具體的成果,這些成果可能是作品、成績,或其他可以量化的指標。

然而,究竟該如何驗證教學的有效性?當所有學生都達到預設的目標才算成功?還是說,只要有一個孩子在課堂上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創意或深刻的思考,這就已經是有效教學了呢?又或者,在教學現場中,究竟哪些可以被稱作是驗證過有效的教學?哪些又只是紙上談兵?

#關注自己教學現場的失敗

每每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課程規劃,我總會擔心不夠完美、沒有類推性,是否無法應用在其他人的班級中,因此我總會反覆確認在課程中的回饋,反思是否能有更棒的下一次。對我自己而言,每堂課程過後,我時常反思在課程中活動的規劃、以及孩子的直覺反應,每次的教學實踐,不僅是對學生的檢驗,也是對我自己教學策略的檢核,知道哪些部分可以稍作調整、哪些部分可以繼續沿用。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撇除掉成功的孩子帶來的成就感,那些課堂中不完美的瞬間,反而能帶來很多的創新與設計,從每一次課堂中的不完美找出改進的空間。或許,正是這些不完美的瞬間,讓我對教學的思考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