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de>

💡 夢N國語文 (授課老師:陳麗雲老師)

</aside>

今日核心重點:評點 ↔️ 設計課程 ➡️ 教學

教什麼?評什麼?學什麼?教、學、評三位一體

循環式

image.png

並列式

image.png

總分總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課程速記

  1. 表態光譜是讓學生自我覺察的策略(1-10分)-投入策略

  2. 會考為什麼會越來越多圖表?素養導向?還屬於國語的一部分嗎?

    1. 源自於:說明文的教學中,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都是其中的學習內容。
    2. 單一題目中,多幅圖是困難的、單幅圖是簡單的。
    3. 改變評量的方式,與時俱進(素養導向 👉🏻 圖表閱讀)。
    4. 如何讓學生寫出文章:動態描寫(動詞)➡️ 主詞 ➡️ 物品
    5. 評量也要專注於「文章結構」。
  3. 根據評量回歸到教學課程與重點的計劃(把評點抓出)。

  4. 評點 ↔️ 設計課程 ➡️ 教學(從學習重點、表現回推重點)

    1. 低年級:標點符號、基本句型,低年級必考自然段。
    2. 中年級:意義段的敘事文本、抒情文本的結構,以及心得報告的寫作。 摘要、找支持的理由 ➡️ 從話(語言)、事件👉🏻把做的是、說的話畫下來。 上位概念➡️支持的理由需要練習。
    3. 高年級:說明文本、議論文本、少年小說、古典詩文的結構加入。 創作童詩、故事、說明事理、議論文,不要仍聚焦在記敘文。
  5. 記敘文從最後一段往前讀,找「文章寫了什麼」、(字詞 ▶️ 段落內容), 例如:失去手腳的女孩(從失去手腳、最喜歡的事情 ▶️ 看哪些段落有提到)

    image.png

  6. 議論文只能舉真實存在的人或事物,而名人可以增加說服力。(正例) 例如:總分總結構

  7. 語文結構中「方位式」(寫房間、建築物,有方位和順序)

  8. 如果學生對於刪除多餘的詞語有理解上的障礙,代表可能對於重複的詞語不了解,或是對於詞語的語意不夠理解。

  9. 國民小學 學習內容:以白話文為主,逐步認識五大文本的特色。 學習表現: 中式語文的應用,打下聽說讀寫的基礎。 培養不同文本的學習策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展正確的語文學習態度。

  10. 觀察力:運用五官對身邊環境或現象進行**「有目的」**覺察的能力。 培養有結構、有意義,促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