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於各位準備要考教師甄試的老師們來說,想必是一段煎熬而痛苦的日子,不僅要花大量時間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確保內容充實生動又充滿亮點,還必須深入了解教育領域的各種議題,熟悉應對口試的技巧,展現豐富的個人特色與亮點,才能在教甄中殺出脫穎而出,讓複試的評審老師們能給予自己高分,著實相當困難且艱辛。
一般而言,在教師甄試的複試階段,許多縣市都要老師們者進行60秒(或90秒)的自我介紹。雖然有些縣市可能不需要自我介紹,曾聽聞同一縣市內,前、後兩名考生遭遇不同要求的情況。為了避免在考試遭遇出乎意料的狀況,仍建議考生仍應做好自我介紹的充分準備。
在複試中,時間短暫的自我介紹是考生展現個人特色、亮點的重要機會,也用於限縮後續評審老師會追問的範圍,因此準備好自我介紹是高分的要點之一,藉由自我介紹讓評審快速了解背景、專長和教學理念,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展現優勢。
然而,有許多人會選擇「背誦」自己經驗,但這本身就是極為矛盾的事情,自我介紹即是與評審們介紹自己,那又為何需要在介紹自己時,先寫下草稿、潤飾後一字不漏的背誦下來呢?自我介紹本身並沒有對錯,更何況最了解自己、擁有最多資訊與內容不正是面對評審的自己嗎?
因此,將這個關卡視為展現自己的舞台,然後盡情的闡述身為一名教師想傳達出的理念。自我介紹其目的在於「介紹自己」,優先準備60秒的長度(約150字),需要知道自己要說些什麼,擬定論述的架構,在其中盡可能展現亮點,可以當作說一篇故事,只是故事的主角是你/妳、故事的脈絡是你/妳的經歷與能力。論述時可以分為可以分成「亮眼的開頭」、「教育的能力與經歷」、「未來期許」。前兩者就要是完整的內容,第三項則為前兩項的補充與衍生。
為了讓評審留下深刻印象,可以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名字,延伸出富有教育意涵的口號或標語。同時,也可以直白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教學理念,讓評審了解考生不僅是一個「人」,更是一位有清晰教育價值觀的「教師」。
例如:「方方老師」可以說:「方方老師,帶來Funny的課程」;又或者直接表達:「我相信,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用心聆聽每一個聲音。」這樣不僅能與評審建立良好互動,也能突出自己作為教師的教育理念。
簡而言之,在自我介紹時,重點應放在展現自己的教學能力,而非單純陳述經歷。
有以下兩種常見的論述順序可供選擇:
(一) 介紹自己教學能力,接著再說明相關的教學經歷,最後闡述從中學到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