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老師的體驗教育】身為導師,該如何從零開始帶孩子出門?

一想到體驗教育,想必大家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班上的戶外教學。這是學校幾乎都會安排與規劃的活動,也是孩子們引頸期盼的課程,最常聽到的就是「老師,我們要『去哪裡玩』?」然而,您是否會發現,這樣一場戶外體驗的活動,似乎跟課程沾不上邊,其中的學習成分略顯薄弱呢?

【什麼是體驗教育】 體驗教育、走讀教育、戶外教育,在參與校本課程編撰時,這是最困擾我的環節,隨著課程設計的深入,我才發現若是把戶外教學本身視為整個體驗教育,未免太過狹隘!在逐步討論設計的過程中,我才了解到:體驗教育不只是戶外探索學習,同時將戶外的知識帶回到學校裡,才能真正讓孩子體驗生活、探索世界。 換言之,體驗教育本身可以變成一套課程,讓孩子以生活為主題來學習,恰好符應近年來推崇的PBL/PjBL/PhBL課程設計!

【如何從零開始進行體驗教育】 對於導師而言,從零開始的體驗教育,該如何設計規劃、貼合到課綱的課程安排,著實讓人傷透了腦筋,更遑論要帶孩子走出校園,踏入到實際的場域,更是讓人望之卻步。這些是我剛接觸走讀教育時所產生的疑問,該如何走?行政流程該如何做,每一項都是大問題。 不過,當一步、一步的接觸之後,才會發現走讀教育原來也能這麼有趣。對孩子而言,戶外教學更不會等於出門玩,而是完成一項項的任務挑戰並在樂趣中學習!從無中生有的走讀課程,不光是能夠主動帶孩子出門,也能夠配合校內的校本課程、校內的戶外教學,讓孩子能以現象為本(PhBL)的學習!

Untitled

仔細一看,會發現對於行政流程上,戶外教育並非難事!

【體驗教育一定要資金充足嗎?】 此外,令各位老師頭痛的,莫過於經費的來源。不過,其實沒有經費,善用學校周遭的資源,同樣也能進行課程,最重要的是課程如何設計,確立目標和架構,以方方老師的自編教材為例:

Untitled

首先分出「課前規劃」、「課程執行」、「課後討論」三大階段: 一、課前規劃:找尋資料、歸納統整,可採用心智圖、簡報的形式,此課程在於幫助學生發散思考、從自己的角度認識生活周遭的物品。

二、課程執行:教師依據目標事前設計任務,例如:拍攝某個物品、記錄下看到的景色,透過完成任務的遊戲形式,可以讓學生更投入在活動。同時戶外教育雖不等於出門玩,但可以適時加入一些「空閒」,正如《我可能錯了》書中提到:「別忘記為奇蹟留下空間」,而學習的創意,也往往留存在孩子的生活體驗。

三、課後討論:透過事後的反思討論、簡報擴寫統整、心智圖的分享介紹、文章的撰寫等不同的形式,作為課程的評量,將學習的知識聚斂並精緻化。

有了這樣對於戶外教育的基本認知之後,其實面對校內的「戶外教學」,更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流程來設計,更能夠讓戶外教學變成一套有趣的學習!

【結語】 體驗教育本身不只是課程,正如它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帶領孩子體驗生活、探索世界,真正在世界脈絡學習、反思與統整。我帶領著孩子在體驗中學習,享受著在世界的點點滴滴中汲取智慧的過程;透過體驗教育,孩子不僅學會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探索、合作、反思的能力,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能夠勇敢面對挑戰,發揮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