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自主權提高,無論是108課綱,或是因應科技進步所推崇的探究式學習,無不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氛圍。
對於老師們來說,孩子似乎因為接觸了很多來自於世界各地的網路資源,變得更加自我為中心與不受教,常有「現在的學生就是這樣」、「一屆不如一屆」等負面的看法。然而,對於這些孩子,我更喜歡說他們喜歡「獨立思考」,提前接受了更多資訊,更快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成為獨立個體而能思辨。
身為老師,面對28-30個獨立的個體,若以上對下的威權管理,不免會有孩子產生「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看法,孩子的挑戰便成了師生關係衝突的導火線,不擅處理可能演變成關係的對立。
其實,身為一名專業的老師,老師們的課程設計充滿自己的「目的」與「想法」,好比設計一堂課程,我們知有其背後的喔「學習目的與活動規劃」、安排一項班經規則,我們知道「學習氛圍營造的目的」,而形成獨一無二的班級。
我喜歡在課堂上,引導孩子挑戰我、引導孩子提出「為什麼要做?」的疑問。正如《底層邏輯》這本書中,有段話是這樣說的: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Why是能奠定行動的動機,What是幫助設定目標,How是目標切割與行動細節。
完整的個體,應該要能夠知道為何而做,他才能主動思辨如何做、怎麼做、做什麼,因此,面對孩子也是相同的,而隨著思考的次數多了,思辨的角度多元了,自然也就自律了!
前幾天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班的孩子看到隔壁班把餐桶打翻了,第一件事情不是來恥笑他們,而是真的好奇的問我:為什麼他們班打翻餐桶是老師在處理,其他同學在旁邊看?他們為什麼不自己想辦法解決?
所以對我來說,營造一個班級,終極目標不是選擇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讓孩子成為「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