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AI時代來臨之際,教育的方向、孩子學習的能力、多元的活動,以及我們的學習方式,正面臨著轉變,舉例而言,口說英語從過去的一對一課程,直到現在市面上已經有著多元的AI練習工具。
最近我看了在《AI如何重塑教育》一書,其中提到,科技便利時代的來臨,
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過去以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已無法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需求。因此,「想學」的能力變得比單純掌握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更為重要。擁有學習新事物的熱情與方法,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在未來,單靠記憶與理解已經不夠,學生需要具備分析、評鑑與創造的高層次思維。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問學」——即主動提問、探索問題的能力。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 IBL)與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在教育現場逐漸成為主流,這些方法強調學生以生活為基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尋求解決方案。問對問題,才是使用AI的重要前提,因為只有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問題,才能通過AI創造價值。
學習的目的不再是簡單地累積知識,而是將所學應用於現實生活中,解決真實問題。在專題式學習(PBL)中,學生透過知識挑戰與成就感、連結真實世界、公開發表成果、團隊協作與專案管理等元素,反覆實踐「學以致用」的核心理念。
學習不應僅僅著眼於最終的考試成績或知識掌握的程度,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歷程。學生需要經歷思考、實踐、反思與改進的循環,才能在學習中真正成長。這樣的學習歷程不僅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塑造了他們的思維方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AI的普及,教師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幫助學生培養問題意識和好奇心的引導者。AI可以處理大量資料、提供解決方案,但定義問題、拆解問題的能力仍然是人類的獨特優勢。未來的孩子需要能夠思考「為什麼」與「為什麼不」,在認識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推理與論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