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網路的廣泛應用,不僅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也讓越來越多的科技工具逐漸進入教室,成為教育中的重要輔助資源。透過將科技媒材巧妙地融入課程、教材與教學中,並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調整,這些科技工具可以透過各種軟體系統或其他傳播方式靈活應用於課程設計,使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並幫助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舉例來說,擴增實境(AR)和元宇宙技術已經被應用在一些學校,像讓學生戴著VR眼鏡進行虛擬科學實驗,或者在數學課中用遊戲解謎來學公式,不僅讓課堂生動有趣,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難懂的概念。現在,而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引入,更為教育帶來了嶄新的契機與挑戰,數位科技被視為探索與建構知識的心智或認知工具,電腦科技、多媒體和視訊數位化等技術得以順暢地整合至教學情境,使學習者在參與過程中能主動建構知識,展現其對知識概念的理解。

此外,當代教育逐漸將重心放在學習模式與圖像的轉變上,教育的核心目標不僅在於傳遞知識,更在於塑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正如108課綱所提的自動好,現今的教育特別強調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能夠主動探索、學習與成長。同時,教育更是應該培養孩子成為有智慧的人,使其具備批判性思考、創意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多元能力,幫助他們面對未來複雜多變的挑戰(Fadel, Black, Taylor, Slesinski, & Dunn, 2024)。

然而,生成式AI科技的融入,究竟要如何帶來這樣的終極目標?

AI之於教育的角色為何?

AI科技到底要不要教學?在課堂上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使用AI?這些都是目前常見的爭議問題,雖然AI帶來諸多便利,但運用在教學上,便利性與易用性往往不會是應用於課堂中的關鍵目標,反而應該從教師的角色去思考,是否有利於課堂的進行。

AI在教育中的應用具備以下幾個關鍵優勢:

  1. 個性化學習體驗:AI可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針對每位學生量身打造學習計畫,並提供即時且個性化的回饋與支持(Hwang, Xie, Wah & Gašević, 2020)。

  2. 提升教學效率:AI技術能自動化處理如評分、考試管理等重複性任務,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專注於教學本身(Riyaz & Salim, 2023)。

  3. 生成教學素材:AI可快速生成符合教學需求的教材,並提供即時反饋,支援學生的自主學習(Adiguzel, Kaya, & Cansu, 2023)。

然而,AI科技的應用也面臨挑戰,例如:AI生成的內容可能存在錯誤或虛假信息(AI幻覺),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媒體素養與識讀能力,才能夠正確辨識並使用AI生成內容與工具(Adiguzel, Kaya, & Cansu, 2023)。此外,AI工具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也難以放心的落實在不同領域的學習。

當AI作為教學工具,創造新的課堂風貌。